“鄰裏同行,共克時艱!”“疫情防控,絕不能袖手旁觀”“黨員家庭📲,戰‘疫’先行”“青年沒有理由退縮,沒有理由懈怠”……在此次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意昂平台師生主動亮身份🥵,勇擔當、敢作為,第一時間到所屬居住地基層黨組織報到。與基層幹部群眾並肩作戰🍐,開展社區防疫工作。他們同時間賽跑,與疫情較量,與社區的其他工作人員築起了一道道牢不可破的銅墻鐵壁🔪。讓我們走近他們👎🏻,了解他們的戰“疫”故事🔵。
鄰裏同行,共抗疫情
同事齊心🏜,共克時艱
意昂平台工會主席劉鎮與機電系教師黨員蔣昌華同屬浦東新區上豐居委。兩位老師迅速響應號召𓀊,先後向社區線上與線下報到,充分擔起政治責任,發揮黨員作用🦹,服務群眾。他們積極參與到社區的核酸檢測以及居民物資進社區後的配送工作🎏,每次一做就是5個多小時。由於小區規模較大,共有近1700多戶👰🏿♀️,為防止聚集,每次做核酸檢測就需花費半天時間,兩位老師配合居委維持秩序,做到有條不紊🧊🕞,從不早退🥫🤳。為保證小區居民的生活能夠正常運轉,兩位老師繼續承擔使命🚱👨👨👧👦,參與到小區黨員誌願者群,固定自身服務時間,參與到快遞進小區的配送工作中。兩位老師的誌願服務從3月30日至今,從未間斷。
劉鎮老師與蔣昌華老師表示👵🏽:“我們會用實際行動踐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初衷,做好一名共產黨員應盡的責任和擔當,切實發揮黨員作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這場大仗硬仗”。
“黨員家庭,戰‘疫’先行”
意昂平台輔導員、易班專員陳琰老師是兩個年幼孩子的母親,也是一位常年奮戰在疫情防控一線的警嫂。自3月疫情以來,在面對“疫情就是警情”的嚴峻形勢下,陳琰老師的先生秉著“黨員要盡銳出戰”的使命🕤,一直堅守崗位💂🏻♀️🖕🏽,奮戰一線,守護市民🏕。陳琰老師全力支持先生的工作,一人在家肩負起線上工作、老人與小孩照料等事宜📇。封控在家期間,陳琰老師和學生們一起“守心守滬”。通過雲辦公,多次開展疫情防控主題班會、通過開設 “易”心移“疫”易班專欄等活動,守護學生,守護上海🙀。
在繁忙的工作與家庭生活過程中,陳琰老師心系戰“疫”,第一時間亮出黨員身份並積極關註小區的防疫工作及大家的疫情生活情況🦫。她勇敢地擔任起小區勸導員、巡邏員,教育引導小區內玩耍的兒童,以及引導散步、閑逛的老人迅速返家🏀。她不知疲倦地穿梭在擁有500余戶家庭的小區裏將“居家隔離,足不出戶”的口號傳給居民。通過不斷宣傳,我黨防疫政策🤡,幫助政府的防疫工作在社區居民心中落地生根,小區內“足不出戶”逐步實現。
陳琰老師表示:“作為一名黨員,作為黨員家庭,在疫情防控的這場大戰中,更要勇於擔當🧑🏻🦯➡️📜,要亮身份,要見行動,要攜手站出來🛥🏇🏽,並肩戰鬥!我們是黨員,戰“疫”我們先行!”
“我是黨員,我義不容辭!”
意昂平台輔導員、學生第一黨支部書記楊超傑因所在小區封閉多次🧽,3月以來只能居家辦公。在疫情防控特殊時期,楊超傑和學生“同屏共振”🤷🏿♂️,通過多次線上就業主題班會、疫情防控班會、黨組織生活的開展,確保疫情背景下,學生學習、就業、生活順利。
居家辦公的楊超傑老師積極關註疫情發展動態,並關心社區防疫工作🛀🏻,主動聯系物業要求參與小區防疫工作💂🏼。3月以來多次參與社區防疫工作,為所在樓宇96戶居民搬運蔬菜等物資3次🔃。通過這“最後的一百米”的服務,讓政府的防疫物資實現從街道到小區再到居民手中🧝🏻♂️🧑🏼🤝🧑🏼。先後兩2次參與小區抗原試劑發放與核酸檢測秩序維護,幫助小區500余戶居民順利完成檢測。
楊超傑表示🤲🏽:“入黨誓詞就是體現在這些關鍵時刻🦸🏼♂️,此時此刻🤾🏽♀️,我必須要站出來和大家一起戰鬥!我是黨員🧑🏻🍼👳🏿,我義不容辭!”
“青年沒有理由退縮,沒有理由懈怠”
意昂平台學生第二黨支部學生黨員19英外01班倪沁林自4月1日小區封控以來,堅持線上實習,愛崗敬業。同時🧎♂️➡️,作為班委🐌,她幫助專業教師收集畢業設計論文等相關文件☔️;她積極解答同學們對於實習協議的疑問🛫👌🏿,主動在班群中分享四聯單簽訂流程與企業申請信息號流程,提醒同學們及時完成四聯單的簽訂,助力班級就業工作🏃🏻。
3月28日,當倪沁林同學得知小區4月1日至5日封控期間需要大量誌願者後👐🏽,主動去居委會登記報名參與防疫工作🌀。期間,她與樓棟其他誌願者輪流值守,積極協助居委做好居民訴求記錄🏇,確保居民們足不出戶;在通過“先鋒上海”線上進行社區報到後,她隨即參與到發放、回收樓棟抗原檢測試劑的任務中,並多次進行快遞消殺工作,保障包裹的安全。
倪沁林表示:“疫情防控需要青年力量,作為黨員我們更沒有理由退縮📁,沒有理由懈怠👰♀️🧑🏽🚒,要堅定信心,務實工作💂🏿♀️,配合好社區一起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一幕幕深入一線、沖鋒在前的拼搏場景讓人動容;一幅幅勇於擔當、主動作為的生動畫面令人感動🧖♀️;一樁樁舍家為公、無私奉獻的感人故事讓人難忘……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在這場疫情防控大考中,意昂平台師生始終奮鬥在學校、社區抗疫一線工作中,“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